Google巴士,連接剩下的60%地球居民
目前全球的互聯網人口剛突破 30 億大關,普及率只有 40%。互聯網巨頭正怪招疊出地嘗試連接余下的 60%。
0
科客點評: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這些行為都可以讓世界每個角落更接近,促進彼此發展,其實我們不就是想生活更便利么?
Google 在第三世界的“連網”行動仍在繼續,這回用的是看起來不那么“天方夜譚”的大巴車。
和神秘實驗室 Google X 負責的氣球計劃不同,“Google 巴士”其實是個教育項目,由 Google for Education 推動,計劃用改裝后的巴士來提供 3G 數據連接。這趟為期一年的巴士,目的地也很明確,就是前往 Google 正大力開拓的南亞國家——孟加拉。
去年 11 月 13 日 Google 亞太區新興市場負責人 James McClure 就宣布 Google 巴士即將出發,到了今年 2 月 9 日,Google 戰略伙伴發展部門的負責人 Deborah Anyu Lai 又介紹了這項計劃的新進展。計劃中,Google 巴士將用一年時間開進孟加拉國 35 個地區的 500 多所大學院校,目前巴士已經開到了首都達卡。
巴士所到之處,Google 的工作人員都會搭建一個工作區,邀請孟加拉國的師生們進來體驗互聯網,Google 預計這些車子將服務 50 多萬人。據 Internet Live Stats 的數據,擁有 1.6 億多人口的孟加拉只有 1000 多萬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在 198 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第 168 位。
不過,Google 的這趟巴士可能并不是單純的慈善之旅,車上還搭載了 Google 針對新興市場研發的廉價手機 Android One 供孟加拉國師生試用。據 Google 介紹,師生們能在 Android One 設備上體驗到包括搜索、地圖、Google+ 在內的多種 Google 應用服務。
去年 9 月 15 日,Google 在印度發布了僅售 100 美元的 Android One 廉價手機。12 月 22 日,支持印地語的 Android One 進入孟加拉國市場,Google 稱這是他們“接近剩下 50 億人口計劃的又一步”。別看孟加拉國互聯網人口不多,但手機的普及率卻高達 70%,一旦網絡基礎設施到位,大量手機亟待升級換代,這正是 Google 打的如意算盤。
Google 開拓新市場的想法由來已久,2013 年 6 月他們就推出了氣球項目(Project Loon),計劃讓大型氣球攜帶信號發射器,來為沒有網的地方提供網絡服務。不過項目的難度可想而知,根據 Slate 的報道,經過上百次的失敗,到去年 12 月,Google 終于放飛成功了 75 個能在大氣層穩定飛行的氣球,其中三分之二運行了差不多有 100 多天。
不僅是 Google,Facebook 也在試圖“連接下一個十億”。除了自家的社交網絡在新興市場攻城掠地,扎克伯格還于去年 3 月推出了想象力堪比 Google 氣球的無人機計劃,宣布成立“連接實驗室”(Connectivity Lab),專門研究如何用無人機提供廉價而又穩定的網絡服務,他們甚至還邀請了來自 NASA 的科學家加盟。
至于 Elon Musk,他的 Space X 公司去年 11 月也在著手用幾百顆“先進的小衛星”來實現全球范圍的廉價網絡連接,當時 Musk 稱將在兩三個月內公開具體的計劃。兩個月后的 1 月 20 日,Space X 宣布獲得來自 Google 和富達投資集團(Fidelity)的 10 億美元融資。《連線》雜志認為這筆錢將會用于支持 Musk 此前推出的“小衛星計劃”。
根據 Internet Live Stats 的統計,目前全球的互聯網人口剛突破 30 億大關,普及率只有 40%。互聯網巨頭正怪招疊出地嘗試連接余下的 60%,這不只是慈善,更是生意。(好奇心日報)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