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37億人民幣是魅族的解藥嗎?
沒有一家公司像魅族那樣在2014年如此大幅度轉型,透支過往多年積累的品牌形象,去維持一個自身供應鏈和研發能力無法承受的多條產品線。
0
科客點評:沒有完美的手機廠商,自然也沒有完美的評論。為什么別家缺貨你不說?
沒有完美的手機,自然也沒有完美的手機廠商。大大小小的“互聯網手機”品牌云云,各自有著相同或不同的問題。但沒有一家公司像魅族那樣在2014年如此大幅度轉型,透支過往多年積累的品牌形象,去維持一個自身供應鏈和研發能力無法承受的多條產品線。
魅族這家公司病了。
而拿到阿里巴巴的5.9億美元戰略投資,是解藥么?
營銷炒作
去年9月,魅族創始人黃章在微博發言:
“和老羅小米比炒作,我肯定輸。要是比做產品,我可以秒他們幾條街。”
兩句話,前一句的事實和黃章所宣稱的恰好相反。自從黃章回歸大眾視野,為魅族全公司上下提振士氣之后,魅族的存在感刷得越來越強。這個出身于珠海經濟特區,從制造和銷售MP3起家的智能手機品牌,現在的輿論聲量遠高于自己的手機出貨量。
魅族極其擅長營銷,魅族論壇(人稱神壇)的故事且不提,魅族的部分高級員工以及整個品牌先后陷入了和一些行業人士,以及小米、錘子等競爭對手品牌的口水戰之中。同時,魅族通過雇傭水軍、KOL(關鍵意見領袖,俗稱大V營銷號)來引導推廣。社交網絡質疑或貶損魅族的發言進往往會引來“灌水”式的謾罵。
(從左到右:魅族副總裁楊顏、魅族創始人黃章、魅族副總裁李楠)
時間到了2014年下半年,魅族進入了智能手機新品四連發的階段,營銷工作也達到了高潮期。通過這些口水戰,以及所有互聯網手機的營銷炒作行為,魅族品牌在社交網絡(主要是微博)上獲得了非常多的展現,為新產品的發布吸引了大量關注。
然而,魅族卻并沒有用自己傳說中的“秒幾條街”的產品,為自己完全撕破臉式的營銷炒作買單。
缺貨
從2014年9月到2015年1月,魅族共發布了MX4、MX4 Pro、魅藍Note和魅藍共四款智能手機產品,以“月月有新機”的節奏完成了長達小半年的新品高潮。然而,潛在消費者發現他們很難買到自己心儀的魅族手機。
低配售價1799元的魅族MX4發布于2014年9月初。然而,目前魅族官網MX4購買頁面所有顏色、所有配置、所有運營商版本仍處于缺貨狀態,此時距離該機型發布已經過去了半年時間。
(在百度上搜索“魅族 MX4”所顯示的推廣廣告,2月9日)
(同日,魅族MX4仍然處于缺貨狀態,2月9日)
最早發布的機型仍缺貨,其他更晚發布的機型就更別提了。不過,在許多魅族認可的非官方購買渠道,比如運營商渠道、第三方電商平臺,以及一些線下的授權門店等,倒是可以買到MX4以及MX4 Pro等機型——價格通常會比發布會上給出的官方價格要高出100到400元不等。不過,在OKHQB這樣知名的“水貨”、“黃牛”渠道,倒是經常有MX4、MX4 Pro等機型的現貨,而且價格比認可的非官方渠道價格要低出不少。
在發布了售價999元的“青年良品”魅藍Note之后,魅藍手機的官方微博賬號曾經表示將會給予線下渠道自主定價的權利。同時,魅族還宣稱為了支持正規渠道銷售,在該機型第二批線上預訂的50萬預定量當中砍掉了30萬的所謂黃牛訂單。可是黃牛渠道的貨源依然看起來很充足,普通用戶還是很難買到。
據稱魅族2014年12月出貨量超過了100萬臺,前兩天魅族也剛剛宣布1月創下了150萬臺的出貨紀錄。然而,魅族的手機仍然難買,出貨量可能更多是sell-in(貨品流入渠道當中,而不是終端消費者手中)。
消費者利益
上下員工、大小事務,魅族在一切可以被消費者感知到的媒介中,都像一個十分認真努力的年輕人。魅族使用開源Android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統Flyme OS,可能是業界最美觀的第三方Android定制操作系統之一,MX4、魅藍Note等產品可能是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做出的最精美的外觀。但在外觀之下,卻是很多粗糙之處。
微博賬號@什么值得黑的一期文章的主角是魅族MX4。
在不長的篇幅中,我曾寫到了MX4 YunOS版隱藏在美麗的外觀下令人費解的跳電、費電問題、MX4屏幕令人贊不絕口的超窄邊框里面的點膠漏膠問題、大屏幕超窄邊框卻沒有做邊緣防誤觸的缺陷等。
“一切MX4的黑點背后,可能是魅族一種非常明顯的產品邏輯:認真做過就夠了,誰在乎做出來的東西認不認真呢?”
對于產品當中的種種問題,用戶通常會首先選擇官方的意見和建議渠道進行發表,比如官方論壇。然而,魅族無視自家論壇上的種種質疑聲音,對給出意見建議的帖子幾乎沒有進行過官方回復,對其他林林總總的二手帖、謾罵帖等也缺乏及時處理的能力。這直接導致了論壇上的負面帖子數量眾多,通常能夠占領大半個版面。
不過這并不代表魅族沒有認真做東西。越來越豐富的產品線并沒有拖住Flyme OS團隊每周更新體驗版固件的腳步,魅族仍然會壕爽地在國家會議中心租下場地舉辦每一場發布會,白永祥依然十分努力,不放棄每一個機會鍛煉普通話。這種魅族人的努力,反而讓人們對魅族的印象越來越深:對于魅族來說,保持一個努力和認真的姿勢,永遠比努力做出認真的產品更重要。
本末倒置
現在,魅族眼中只有小米。
后者是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當中出貨量增速最快的一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未上市的“初創公司”陣營當中估值最高的公司。
魅族“緊盯”小米,并不是什么問題。但魅族只盯著小米,卻不太對勁。
魅族的產品都擁有比較明確的對標,主打的就是比目標對手的設計更精美、價格更低廉:MX4對標小米4;MX4 Pro用于抬高身價,打入新的價格區間;魅藍Note對標紅米Note;魅藍對標紅米2。然而,盡管魅族已經在加快產品發布的頻率,幾乎一個月一場,但魅族每一款號稱可以“秒殺”對手的產品,發布時間都要比目標對手晚。白永祥的每一句“全面超越”和“呵呵”,發布會的每一個環節設置,也都在很明顯地針對小米。
人們已經很難分辨清楚,這究竟是魅族給人們的印象,還是魅族內部真的有這樣一種現象、一種心態存在:用戶覺得好與不好,將來會不會賣得好,這條產品先未來怎么發展——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比小米強。
小米做千元機,魅族推出魅藍Note;小米做百元機,魅族推出魅藍手機;小米做智能家居和智能健康,做生態鏈,魅族也發布了智能生態圈計劃……魅族正在全面追打小米,一副小米出什么我出什么的姿態。
這種姿態最可怕的一點,不在于魅族的動作比小米慢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也不在于魅族的體量和小米相比小得多——最可怕的一點在于用戶的地位和跟小米拼搶,被魅族完全本末倒置了。科技產品應該是為用戶服務,而不是應該用來進行你有我也有的爭斗。無論是綁架消費者利益、忽視消費者反饋,還是在進行近乎瘋狂的社會化營銷,魅族在做的事情都只能用本末倒置來形容。
金主阿里沒藥
2月9日,新聞稿發出,阿里巴巴5.9億美元戰略入股了魅族。然而,魅族的病,阿里巴巴很難醫好。
努力和小米對標,黃章必須從阿里手里拿錢。因為這種“貼地定價法”,需要燒錢。阿里的投資,給魅族帶來了很多好處,資金、電商渠道瞬間補足了。不過6.5億美元,和小米競爭還不夠用,只是能夠保證魅族活下來。而這半年透支的用戶口碑和品牌,在越來越多用戶拿到魅族新款手機(們)獲得實際的使用感受后,惡評會反過來傷害魅族。
阿里巴巴和魅族的合作,未來還有傷害魅族的潛在可能:魅族手機可能成為阿里系移動應用的管道,同時難免為阿里YunOS戰略做出犧牲。(當然,你可以不把它理解為打臉,當做一次普通的魅族營銷行為也可)
此前魅族已經和阿里巴巴進行了YunOS的深度合作。阿里巴巴此前推出過用于MX4的YunOS,魅族后來也在YunOS的底層上搭了一個Flyme OS,推出了一個YunOS版的MX4,為阿里系的電商、生活、地圖等服務提供了流量入口,魅族手機將成為阿里巴巴系的流量工具。不論從耗電量,卡頓、還是后臺啟動上,阿里巴巴系應用都有著不太良好的名聲。
(從左到右:阿里巴巴CTO王堅、魅族副總裁李楠)
魅族仍然非常看重阿里巴巴能夠賦予他們的“生態”,以至于在戰略投資的媒體溝通會上,雙方一直在不斷強調“生態”這兩個字,據透露,阿里巴巴投入魅族的這筆錢也將用于做生態,做開放平臺。但對于生態究竟是什么,雙方則諱莫如深。
在溝通會上李楠承認魅族生態能力較差,容易被淘汰,因此需要阿里巴巴為魅族提供“電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服務、智能手機系統、數據分析支付等方面的支持”——這樣,就算整個合作和YunOS一分錢關系都沒有,實際上已經意味著魅族將整個智能手機當中最重要的部分——軟件和服務等拱手送到了阿里手中。
進一萬步假設,YunOS統治魅族手機,對于魅族來言也不是一味良藥。
(構建于YunOS底層之上的Flyme OS)
首先,這有可能預示著,接下來魅族現有的Android手機的系統升級支持,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點被中斷而用戶進行手動刷機;雖然從現有的Android刷到YunOS的過程不會使手機失去保修資格,但考慮到刷機畢竟比插上電腦充電傳文件復雜多了,而且Android和YunOS之間來回刷機也會導致用戶數據清除,假如未來魅族推出針對現有機型的YunOS版本,絕大部分用戶也很難做出刷機的選擇。
其次,這還有可能意味著,魅族未來如果仿照小米進軍國際市場的話,將會面臨重重壓力。數月前PingWest品玩的一篇文章曾經指出,魅族既沒入過Google的“堂”(Open Handset Alliance, OHA),也沒有和Google達成過授權合作,現在又將跟與Google交惡已久的YunOS進行深度合作。這或將使得Google很難對魅族進行Google服務套件(GMS)授權。
說白了就是沒法在國外市場通過合法的方式使用Google服務——而在除中國外的國際市場,Google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對于有志出海的國產手機廠商來說,與YunOS進行合作帶來的麻煩要遠多于收益。
在一個名為“魅族維權之家”的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用作對魅族的評語極為恰當:
“作為國內首家獨立從山寨逐漸走向獨立研發的手機企業,魅族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機友們爭論的焦點。在魅族自己的眼中,他們‘低調做事,同時抬頭看路’,而且‘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地點’,他們將會‘打一場有把握的仗’;在魅友(魅族粉絲)眼里,魅族是一家良心企業,國內真正用心來做手機的企業,支持魅族就是支持國產,更重要的是支持著黃章的夢想;而在外界眼中,這是一個能夠將將三星、摩托羅拉、HTC以及蘋果等‘秒’得干干凈凈的企業,他們的‘魅友’非常團結,對外界的任何質疑都會報以各種詛咒及問候。”
魅族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做好產品的公司,也曾努力過。有很多天南海北的消費者熱愛這個品牌,魅族也曾值得熱愛。可惜在過去的2014,走得太快的魅族顯得越發陌生。
我們做個善意的假設:也許做出這么多產品和姿態,對標小米,魅族是為了講融資故事,更多地拿錢。
那么拿到6.5億美元之后,拜托魅族沉靜一下,回歸初心,把眼光重新落到消費者身上。如此,方才不辜負魅友們一路同行的堅持。(pingwest)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
災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