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小發貨遲,小體量魅族談何秒小米?
魅族從一年一旗艦到月月有新品,打算全方位與小米對抗。魅族頭開得不差,還有拼殺的機會,就看發揮如何了。
0
科客點評:難道,魅族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發展快,節奏混亂可不行啊。
這可能是近幾年魅族過得最幸福的幾個月。
從2014年9月2日發布1799元的MX4,到2015年1月28日發布699元的魅藍,魅族實現了5個月內月月發布會月月有新品的大動作,覆蓋了699到2499元的中低端市場,聲量上更一度壓倒了小米。從一年一旗艦到月月有新品,獲得20億融資的魅族試圖改變自己,全方位與小米對抗。
早在1月初,魅族創始人黃章就在微博上聲稱:“4.7 寸的紅米 2 不算什么,年內上市的魅藍 5 寸版,足夠秒殺。"而在幾天前的魅藍手機發布會上,紅米2也被魅族一眾高層拿來與魅藍手機進行了全方位的參數對比,繼而得出魅藍秒殺紅米2的結論。此前1799元的MX4比1999元的小米4還要便宜,從2499元直降到1799元的價格定位凸顯了魅族的決心。這家偏居珠海的地方企業,選擇了直接對壘500億美元估值的龐然大物小米,雖然目前擁有了一些優勢,但大躍進式發展的弊端也在浮現。
問題頻發凸顯發展過快的弊端
在發布會后僅4天,魅藍手機官博便在一天內發布了兩條壞消息:1、魅藍Note電信版因供應鏈物流問題,年前無法供貨;2、魅藍手機出于穩定性考慮,臨時更換電池供貨商,電池容量由2610mAh縮小至2500mAh,但魅族聲稱“經優化能維持一致的續航表現”。兩款新手機剛發布就改參數、延遲出貨,相信絕不是魅族所能提前預見到的。此前也有MX4 Pro運行不流暢、魅藍Note卡托不穩等問題出現,由一年一款轉化為如今一月一款的節奏,對整個公司的壓力可想而知。從目前來看,魅族還沒有完全做好這個準備。
相對而言,小米發展雖然快,但節奏把握非常好:先推出MIUI吸引發燒友,然后通過一年一旗艦,半年出小改進款的節奏積累經驗,而后在2013年再開拓了紅米系列,2014年再推出紅米Note、小米平板,從一年一款+小改款到一年兩款、一年數款,小米是一步一個腳印,令其產品的質量始終穩定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不算立項,小米在這個轉變上走了四年,而魅族僅想在一年內實現這個進程,壓力還是太大。
為了生存,魅族不得不發力
為什么魅族突然要那么拼?在鰩科技看來,主要是中國手機市場的增長已經接近了頂峰。根據we are social的最新數據,中國的手機持有量已經達到13億,接近人均1部。而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2014年中國手機市場累積出貨量為4.52億部,比2013年的5.79億部下降21.9%。這說明國內手機用戶已經接近飽和,國內手機市場已經變為換量市場,加上目前手機配置的提升,低價手機也能有較好的體驗,使得人們換機的欲望下降。
另外一方面,國內外巨頭都在下注智能家居市場,而主流的做法就是讓手機為中心來控制諸多智能設備。而魅族目前的體量過小,遠遠比不上國內的諸家大佬,特別是起步比自己慢的小米,如今出貨量已經達到世界前五水平。有專家預測,2015到2016年將有大批手機廠商倒閉,它們品牌和渠道本是劣勢,再加上諸多巨頭的價格戰,資金不足的它們自然難以抵擋。如果魅族繼續堅持精品量小的發展模式,可能也會成為悲劇的一員。
為了在手機市場活下來,為了在未來的智能設備市場奪得一席之位,魅族在2914年年中引入20億融資,再發力推出多款新品,如此急切便不難理解了。但正如前文所述,一是驟然擴充產品線對公司壓力增大,產品也有一些小問題,甚至影響到出貨;二是手機市場進入換量時代,各大巨頭價格血戰,魅族本來造血能力就不強,在放棄貴500元的價格線后,能否堅持活到別人后面也難說。10億資金的來源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是阿里投的,如果有持續的資金作后盾魅族應該有勝利的希望。
談秒殺尚早,做好自己最重要
但就目前來看,魅族想要秒殺小米很難。首先它在體量上就遠不如小米,當魅族終于在2014年12月月銷量首次達到百萬級別時,小米第四季已經售出1660萬手機,兩家的實力還是有較大差距;而在開拓多個產品線后,魅族的小問題也不斷,這會影響用戶對其產品的信心。小米的奇跡并不好復制,當年行業內的價格瘋子只有小米一個,如今個個都拼得眼睛發紅。
如今魅族高層談到的“秒殺小米”,更多是一個營銷策略。出新品固然驚喜,但做到產量足質量穩則實屬不易。魅族開了個不算差的頭,手機市場還有拼殺的機會,就看魅族能否迎頭趕上了。(鰩科技投稿)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