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坐穩全球前三,復盤華為手機變革路
從2011年安卓手機出貨量擠進全球前5,到2013年躋身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前3,再到2014年鞏固前3位置,這些年華為手機都干了些什么?
1
科客網
http://m.07881.cn/news/537.html
科客點評:曾難以理解華為“攀珠峰選北坡”的堅持,但隨著P6、P7的雄起,Mate7的突圍,再到穩坐智能機全球前三的位置,華為之變讓人折服。
除了蘋果iPhone,這些年市面上已經極少有超過2500元的高端手機能夠持續溢價好幾個月的時間,華為Mate7做到了。這款一度比iPhone 6還難搶購到的國產手機,曾被質疑是故意饑渴營銷造勢,不過隨著2014年最后一天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宣布“Mate7在高端旗艦領域人氣攀升,供不應求,目前已近200萬臺”,給力的銷量終于印證Mate7的成功。
·不僅僅是Mate7,華為手機連創新高
為華為突破性贏得高端機口碑和業績雙豐收的Mate7只是華為手機2014年的眾多閃光點之一,P系列的新貴P7上市半年發貨量400萬臺、中端精品機型G7上市兩個月銷售超百萬臺、G/Y系列多款機型銷量超過500萬臺,全面開花的產品助華為2014年智能機發貨量達到創新高的7500萬臺,同比增幅在40%以上,在這之前2012年和2013年華為智能機的出貨量分別為3200萬臺和5200萬臺。
連續三年手機出貨量的攀升也讓華為BG(消費者業務集團)的年銷量增長迅速,幅度超過整個華為集團收入的增長率。2012年的483.76億元(77.7億美元),2013年的569.86億元(91.7億美元),再到2014年的732.77億元(118億美元),同比增長數據依次為8.4%、18%、30%,華為集團這項數據則依次為8%、8.5%、15%。
過去幾年手機行業雖蓬勃發展,但產業的利潤被蘋果和三星牢牢握在手上,2013年第三季度兩家的利潤一度高達整個行業的109%,表明其它廠商很多都是負利潤。2014年三星開始走下坡路,拋開自身不爭氣的因素,很大程度也來自多家國產手機品牌厚積薄發,從產品到市場持續發起攻勢,這其中就有華為的身影。
從2011年華為Android手機出貨量擠進全球前5,到2013年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3,再到2014年鞏固市場前3位置,并顯著縮小與三星蘋果的差距,這些年華為手機都干了些什么?故事不妨從三年前說起。
·2012:轉型·陣痛
2012年初華為在CES大會上推出Ascend P系列開山之作P1,一款主打輕薄時尚的高端機型,一改以往華為手機設計平庸的形象,接下來的MWC大會動作更大,一舉推出當時業界體積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海思K3V2以及搭載該處理器的旗艦手機D1四核版(D quad)和D1四核版XL(D quad XL),劍指業內最高端的安卓機。接連在兩大科技電子展會上向全球展示最頂尖的產品和技術,華為終端開始讓世界刮目相看,由此也開啟了華為從傳統B2B業務模式向B2C模式、從ODM白牌到華為品牌的轉變。
開了個好頭之后,接下來一年迎接華為的卻不是順風順水,消費者對華為終端認知的轉變需要時間,所以P1盡管設計漂亮但還不足以說服消費者花高價錢來嘗試,至于海思K3V2處理器性能雖強然而當時的華為并沒能很好駕馭它,導致D1四核版嚴重跳票,即便產品上市后還沒能很好解決兼容性和發熱等問題,隨之而來對華為質疑的聲音不斷。這一年華為智能機出貨量3200萬臺,僅為6000萬臺目標的一半多一些。
·2013:堅持·破局
好在挫折并未動搖華為轉型的決心,2013又是在MWC大會上,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余承東正式宣布華為終端全新品牌理念“Make it Possible(以行踐言)”,蘊含著華為以創意與科技實力來主導創新,敢于挑戰,將夢想變為現實的精神。同期華為推出搭載海思處理器的Ascend P2,一款外觀輕薄美型,運行自家芯的精品之作。
然而助華為手機真正扭轉局面的還不是P2,該機問世后不溫不火令華為決定推倒重來,就在P2推出不到四個月之時,華為高調發布該系列全新設計的新品P6,海外售價折合人民幣超過3000元,行貨定價則是2688元。P6型號命名一下子從2跳到6,用當時余承東的話來說就是源自“PK iPhone 6”的靈感,沒想到這樣有意無意的一句解釋讓更多人記住了P6,盡管當中也有著不少懷疑、嘲諷的觀點。而和P1、P2所截然不同的是,P6沒有被這些聲音所淹沒,到后來還交出了400萬臺出貨量的優異成績單。
在華為內部有“P6之父”之稱的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手機產品線P系列總經理揭錦錦,每每談到P6這款產品時總是兩眼放光,“如果一個系列的產品賣到第三代產品還不能形成明顯特征不能成功的話,就該好好思考要不要繼續做了。P6雖然是作為P系列第三代機型出現,但就如其命名上的跳躍,當中是有很多超越和顛覆的,所以展現在大家面前的P6和P2,完全不像是緊挨著的兩代產品。”對該款產品,華為消費者BG營銷副總裁邵洋更是比喻為是“把(華為手機)第一個孩子送上大學了”。
有了P6的揚眉吐氣,華為手機的市場營銷工作也漸入佳境,P6發布會開完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借贊助歐洲五大足球聯賽的豪門球隊、參與各國各地娛樂、社會大型活動不斷深化品牌形象,在歐洲、亞太等地區華為手機掛起陣陣旋風,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可快速滲透的國際化之路。
·2014:開拓·豐收
2014年,華為順勢推出P7手機,僅用半年時間就從銷量上突破P6的高度,銷售渠道擴張至更大范圍的國家和地區,而且這一年開始華為在全球不僅僅是P系列受寵,更高端的Mate7火爆“高燒”持續,榮耀系列走出國門年銷量已超2000萬臺,銷售額更是有了近30倍的成長。好產品和好營銷一直是分不開的,華為還把足球踢到更高更遠,與荷甲勁旅阿賈克斯簽約、成為新西蘭惠靈頓鳳凰足球隊的主贊助商、贊助巴西甲級球隊桑托斯、簽約南非足球隊AjaxCapeTown,世界第一運動的賽場上,華為的身影越來越多。算賬下來,華為撒網贊助足球,品牌持續曝光度比四年才一屆的奧運會明顯更頻繁,據科客記者了解總體費用也更加便宜。
剛過去的2014年,華為終端在中東非洲實現超過300%的增長,該項數據在亞太地區是98%、拉美為51%,可以看出隨著在新興市場的拓展力度加強,以及已有優勢市場的穩定成長,華為手機整體出貨量得以持續走高。對于過往屢屢受挫的美國市場華為并沒有放棄,據悉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調整策略,將重點放在對新渠道的開發和建設上以求新突破。說到這里記者想起華為2014年數次出現在華為發布會上的一頁PPT,“攀登珠峰有很多條路,而華為選擇了最難的北坡”,迎難而上,不放棄不妥協,勇于挑戰自身的極限,正是對這些理念的堅持造就了華為手機一次又一次登上新高。
·立足全球,劍指巔峰
復盤華為手機走過的近三年,從轉型開始就已經立足全球市場,制定全球化戰略,目前已在全球建立450個品牌形象店、近3萬個專區專柜,越來越成熟的產品令華為針對性的營銷行為事半功倍,形成口碑效應再進入良性循環,這就如邵洋反復強調的“產品第一,營銷是輔助”。數據顯示華為每年堅持拿出超過10%的收入用于研發,專利數量已超過36500項,正是多年來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專利儲備為華為手機“出海”保駕護航,不至于遭遇近期部分國產手機品牌開拓海外市場時因專利等門檻受阻的情況。
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華為手機快速成長的三年如果是“一小變”,那么接下來的兩年就更加關鍵,跨越式的“一大變”會成就華為怎樣的地位,是坐二望一還是走得更遠,拭目以待!
注:科客網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數碼子
大嘴長這樣。。
白馬探
P7我覺得很不錯,尤其是藍寶石的版本,期待今年P8換個更屌的處理器
多多洛
華為跑得好快啊~~~~~~~
拉花娜
華為贏了全球但在中國輸給了小米,誰厲害
園崎魅音
華為和中聯酷差距越來越大可
Doom
國禮Mate7已證明一切
亞波人 回復 Doom
ZTE也是國禮呀,還有Yotaphone
回復
黑桃美琪
大嘴看來不僅僅是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