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VS樂視:誰會笑到最后
小米和樂視,先是井水不犯河水,你賣你的手機,我做我的視頻,后來卻因“互聯網思維”綁在了一起。
0
科客苛刻點評:完全沒辦法想象,一臺孤零零的樂視tv被一群小米這個、小米那個圍住,是一種什么樣的寂寞感受。
小米和樂視,最早一個做手機硬件,一個做視頻網站,八竿子打不到一撇;可越往后發展,越容易被人綁在一起。早年客廳大戰中小米電視和樂視TV打得不可開交;現如今兩家公司仿佛都在 “互聯網造車”(且不論真假)上所有行動。那同為愛好跨界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到底誰會笑到最后呢?
井水不犯河水
比起其他視頻網站,樂視網算成立得早的,2004年就進了中關村。土豆、56、酷6等互聯網視頻大頭則大多成立于05、06年,就更不要說后起之秀愛奇藝了。跟這些后生比起來,樂視早期十分默默無聞。
不過這是互聯網,不是搞演藝,不追求出名要趁早。到了2008年,樂視獲得匯金立方等多家投資,有錢了,日子這才好過了,開始逐漸風生水起。2010年,樂視在中國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104,是第一家在中國A股上市的視頻網站。
而就是這一年,雷軍的小米剛出生。不過小米的成長節奏很快,第一年先推MIUI,后出米聊;第二年,先辦社區,后發手機。2011年年底,第一次正式網絡售賣小米手機1,5分鐘內便售完30萬臺。
到那時為止,這兩家互聯網公司都還沒什么交集,你做你的視頻,我賣我的手機。
樂視TV獨占鰲頭 小米盒子曲線救國
2012年年底,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黎萬強酒后微博吐“真言”:2012年小米手機售出了712萬臺。而到今年,有消息稱小米手機售出了1800萬臺,超越三星,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
靠著“互聯網思維”,風頭正盡的小米仿佛做什么都能成。于是懷著智能家居理想的小米理所應當地推出了小米電視,但相較于此前手機的熱鬧,電視則冷清了許多。也許有人會說,小米電視冷清是因為饑餓營銷搞過頭了。
可如果有一家公司也能像模像樣地玩轉互聯網思維,那在同類產品中小米還會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嗎?跟小米類似,樂視也講究用戶體驗,也打價格牌,更何況樂視本就是做內容出身,能拿出實實在在的資源。搞得早,又搞得好,在電視上小米實在沒什么好跟樂視競爭的了。
不過幸運的是,在客廳這個戰場上,小米靠著盒子扳回一城,甚至有反超樂視之勢。要知道,這個世界畢竟還有很多笨蛋電視等待著盒子來智能一下。
最關鍵的是,樂視包月要錢,小米盒子免費。
誰會笑到最后
現在到處都在報道小米樂視要“造車”,世上真有那么巧的事?還是大家理所當然地將這兩家愛好跨界的互聯網公司再次綁在一起?他們真再次PK,會笑到最后呢?
其實一臺電視哪里有那么重要,“造車”是真是假也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這臺電視能不能和其他智能家居連接在一起改善我們的生活。小米除了盒子,還有電視、手機、手環、空氣凈化器,甚至燈泡。現在,小米入股美的,邁出了進軍智能家居領域的重要一步。
而樂視除了電視,只有盒子,以及不慍不火的耳機和面向人群極小的講故事機。等人們的生活被小米包圍,一臺樂視電視能獨活嗎?
注:科客網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