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莢內憂外患 期權兌換暗存風險
豌豆莢處境并不樂觀,內有矛盾,外有夾擊。豌豆莢的轉型之路在哪里?
0
(豌豆莢CEO 王俊煜)
最近一段時間,對于豌豆莢這家公司,似乎有太多的問號—被并購?高管離職?期權糾紛?
記者試圖聯系豌豆莢相關工作人員,對于被收購一事,其表示目前公司未有該打算。當問及市場傳言的期權糾紛事宜時,對方稱,“屬于公司內部事務,不方便透露。”
此外,對于以應用搜索起家的豌豆莢來說,目前面臨的競爭局勢不容樂觀,前有巨頭旗下的應用商店憑借品牌優勢搶占市場,后又有手機廠商自有應用商店的崛起,作為一個缺乏渠道的豌豆莢來說,轉型或許是其必經之路。
人人持股,兌換條件藏風險
網絡上最近關于“豌豆莢內部怎么了”的提問驟然增多,并沒有內部人士可以了解真實的情況。但是從各種渠道,依然可以還原豌豆莢期權政策的相關細節。
根據豌豆莢以往的招聘信息來看,豌豆莢對于不同崗位的員工,包括新來的員工都會有期權激勵,與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只對管理層實施激勵相比,豌豆莢的股權激勵覆蓋面較廣。這也是豌豆莢吸引新進員工的地方。
據知情人士透露,“豌豆莢公司內部是人人持股,且設立的期權池較大。實際上,目前實行人人持股的公司在國內并不多見,且一般集中于創業公司早期階段。比較典型如美團網、阿里巴巴等。各家公司在處理離職員工行權問題時各有各的做法。
一互聯網分析師表示,“現在主要互聯網企業都會涉及到股權激勵,因為人是最值錢的資本。尤其是大型或者上市的互聯網企業的標配。但是另外一方面,持有期權是在一定期限后轉換成公司股權,但是如果公司沒有上市的話,則期權可能只是一張白紙。”
對于離職員工持有期權的兌換通常是按照協議約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通常可以有三種做法。“一種就是離職后員工就不再擁有此前授予的公司股權;此外,也會有公司采取回購的形式,回購一般按照當時的估值,并且根據協議規定以及回購額度,來看是否需要經過董事會同意;還有一種就是內部交易,比較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團上市之前,一些員工出售股票給其他第三方。”
股權激勵的設計方面,很多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往往存在期權設計操作性較差的問題,很多時候就經常是口頭承諾的獎勵,具有很多不確定的條件,因此也為未來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兩面受阻,拓展應用內搜索
豌豆莢的困局還不僅僅于此。目前應用平臺競爭格局初定,要想強制更多的市場份額的壓力頗大,因此豌豆莢另辟蹊徑,開始嘗試拓展應用內搜索領域。
根據易觀最新數據統計,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全渠道移動應用分發總量達255億次。其中移動應用分發前三名被百度、360和騰訊包攬。百度系應用分發位列第一,占到41.7%的市場份額;360系緊隨其后,占比24.9%;騰訊系全渠道分發量增長明顯,份額達到20.1%。而獨立分發平臺豌豆莢僅以7.2%的份額居于第四位。
此外,現在應用商店新加入者的能力也不可忽視。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尤其對于新增的‘小白’用戶來說,他們更傾向于較熟悉的應用商店,而不是去發現這些相對較小眾的品牌,比如豌豆莢等,因此公司的新用戶拓展會比較慢。”(云南信息報)
注: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版權持有者對所轉載文章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